第333章 调查竟然不要贺时年参加?(1 / 2)
文章的内容是那天村民自发来感谢贺时年。
贺时年和这些人握手聊天的感人瞬间。
韩希晨用图文配合,绘声绘色的笔墨描写了这一场景。
文章立意刚正,简洁明练,没有过多辞藻修饰。
但就是这种看似朴实无华的文字很快引起了某些高层的关注。
其中就包括了每天必看报纸的州委书记方有泰。
看了韩希晨的这篇报纸,方有泰不时点头,又表扬两句。
只不过,他表扬的是贺时年还是写文章的韩希晨,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。
看完报纸,他直接抓起桌上的座机让人大主任程国邦过来。
方有泰和程国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。
在那个特殊时期,两人建立了特殊且深厚的革命友谊。
也正因此,方有泰对程国邦极为信任。
西陵省作为西南省份,有很多自治州,东华州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州。
按照省委的组织机构改革的文件精神。
允许东华州州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的。
这更利于方有泰集权。
但是方有泰并未垄权,向省委汇报后,建议还是党政分开,以便更好进行权力制衡和监督。
就这样,在方有泰的推荐下程国邦这位老同志成为了东华州人大主任。
程国邦来了之后,方有泰邀请对方坐下,也不废话说道:“老程,这篇文章你看了吧?”
程国邦道:“嗯,昨晚已经看过了。”
“你怎么看?我说的是此事外延后的效应你怎么看?”
程国邦略微思考就道:“矿难以及后续发酵的一系列事情会让有些人陷入被动,但同样也会让当事人不断曝光。”
有些人自然指双齐磷矿背后的保护伞。
当事人自然是贺时年。
说到这里,程国邦指着报纸上的贺时年道:“这小子都上中央新闻了,也算是全面曝光,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他。”
“事情虽然过去一段时间,但相关的新闻热度丝毫不减,有些电视台报纸,甚至最近刚刚掀起的自媒体、融媒体等依旧在继续刊登关于他的事迹。”
“甚至有些媒体还不断挖他的个人经历和事迹进行报道。”
方有泰点了点头,道:“媒体有新闻自由,但这种自由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不能因为市场效应就夸大报道,导向性报道,从而影响到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。”
“贺时年这位同志吴蕴秋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,省委宣传部韩部长也刻意关注。我也留意了一下,此人无欲则刚,可堪大用。”
说到这里,方有泰顿了顿,道:“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样的人才,过刚易折,我可不想他还没有成长起来,就夭折了,这是体制的大损失。”
程国邦和方有泰两人心有灵犀,自然明白方有泰话里话外的意思。
“老方,这件事让州委宣传部干预一下吧,把控好舆论走向和热度。”
方有泰嗯了一声,道:“嗯,这件事我会和宣传部打招呼。喊你来,主要还是调查组的事情。”
说到这事,程国邦的脸色也凝重起来。
“老方,此次赖昌明带队下去,我估计会大事化小,将所有可能的情况都控制在最小范围,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。”
“宁海是人口和资源大县,它的腐败根源极深,蕴秋还在的时候和我汇报过。迟迟下定不了决心整治宁海的矿业,我这个人大主任也有一定责任。”
“此次是矿难事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,我们如果错过了,将成为历史的罪人,对不起东华州四百八十万人民。”
方有泰看了程国邦一眼,对他说的心照不宣。
两人都一致怀疑赖昌明和双齐磷矿有着特殊的关系。
“老程,作为东华州的大班长,我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每一个同志,但对于害群之马我们也坚决不能手软。”
程国邦眼神一凛,道:“老方,在人大层面我知道该怎么做了,我现在就去准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