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 走群众路线(1 / 2)
肖秉义见龙科长期待的眼神,笑笑问:
“你真想知道?其实,破案,没你想的那么神秘。此案也是一桩普通案件。”
他看对方仍是疑惑加期待的眼神,沉默一会,解释道:
“俗话说,雁过留声,风过留痕。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,心思再缜密的人,只要他动,便会露出马脚。即使处处小心,也难面面俱到。”
龙科长有些不耐烦了:
“啊哟,你讲的这些道理,我都懂。不要七拉八扯,我想知道,你破此案的思路和切入点。”
肖秉义凝神一会,笑道:
“方法很简单,我问了人。用你的话说,走了群众路线。你回去后,我又走访了包括村长在内的一众人。村长的一番介绍,为我破案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。”
龙科长调整了坐姿,兴趣浓厚的问:
“玉成嫂介绍的情况,我也知道,我也曾试图从中找出疑点。我对‘小花旦’,只怀疑她跟杜老六有一腿。你是如何确定她是特务的?是不是村长有她特务的证据?”
肖秉义摇摇头说:
“村长并不知道她是特务。而且,他处处维护‘小花旦’,并没有说实话。经我一再追问,尤其是杜老六之死,他怕了。这才说了关键。”
龙科长兴趣更浓了,催道:
“那你告诉我,你是怎么怀疑她是特务,以及怎么知道她家藏有不少人的,详细一点。”
肖秉义看他急切的神态,面无表情的问一句:
“今晚哪个请客?”
“我请,我请。快说吧。”龙科长爽快的应道。
肖秉义这才一条条分析给他听。
其一,村长说,杜老六当天午时末,去找了“小花旦”,她没开门。
“小花旦”跟他有一腿,老情人有难,她理当帮助才是。可是她却不开门,令人费解。
转而一想,也许是女人胆小,怕受牵连,赶紧打发他走。也属人之常情,可以理解。
但是,我通过观察,发现“小花旦”看上去,并不属于胆小怕事之人。
她应该知道,自己和杜老六的关系,她和村里人都心知肚明,只是大家不说罢了。
政府抓杜老六,即使他不在她家,她也脱不了干系。没必要打发他走啊。
我便开始探究她当时出于什么心理,不让杜老六进门之缘故。便有了第二种猜想。
她在老情人危难之时不开门,只能说明她家有不能让他知道的秘密。什么秘密呢?
我便想,她会不会除了跟杜老六有染外,跟其他男人也有勾搭,不能让他知道?
我虽然有另一种感觉,但至此,还是理解为“小花旦”的秘密,仅仅是男女不正当关系。
其二,村长接下来说的一个情况,引起了我的注意。让我不得不聚焦于“小花旦”了。
村长告诉我,杜老六并没逃走,而是去村后小树林睡觉。他还跟去看了,睡得很死。
我就想,他为何不赶紧逃走呢?有悖常情啊?在树林睡得很死,说明他在等什么。
我的另外一种感觉终于被证实了,由此判断:
他在等“小花旦”的安排,她支走杜老六,是因为家中还有其他同伙,不方便见面。
村长后来证明,她师兄来了。我就想,如果她跟师兄关系正常,不至于严重到不让他俩见面吧?
而不让他俩见面,她起码有两层担心:
第一层,担心两个男人为她吃醋,大打出手。